汗是津掖的組成部分?!端貑?middot;決氣篇》說"騰理發泄,汗出臻器是謂津。"由陽氣燕化津液從玄府出于體表者謂之汗。正常的出汗有調和營衛、滋潤皮膚等作用。無論外感內傷,皆可引起出汗失常。詢問病人出汗的異常情況,可以鑒別疾病的表里寒熱虛實。詢問時,要著重了解病人有汗無汗、出汗的時間、多少、部位、以及主要兼癥等項。
(1)表證辨汗:對外感表證病人,詢問出汗情況,可辨別外感表邪的性質和了解機體營衛是否失常。
①表證無汗,兼見惡寒重、發熱輕、頭項強痛、脈浮緊者,是外感寒邪所致,屬表寒證(表實證>。因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寒邪收斂柬衰,膜理玄府閉塞,故無汗。
②表證有汗,兼見發熱惡風、脈捍緩者,是外感風邪所致的太陽中風證(表虛證)。因風為陽邪,其性開泄,風邪襲表,膜理玄府開張,津液外泄,故有汗。若表證有汗,兼見發熱重、惡寒輕、頭咽痛、脈浮數者,是外感熱邪所致的表熱證。因熱為陽邪,其性坷'散,熱邪襲衰,則可使膜理開,津液外泄,故有汗。
(2) 里證辨汗:對里證病人詢問出汗情況,可了解病性的寒熱和機體陰陽的盛衰e 里證常見的出汗異常主要有以下四種:
①自汗:病人日間汗出,活動尤甚,兼見畏寒神疲乏力等癥,屬陽虛。因陽虛(衛陽不足>不能固密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自汗出?;顒訒r機體陽氣敷張,津隨陽敷外泄,故出汗更為明顯。
②盜汗:病人睡時汗出,醒則汗止,兼見潮熱、顆紅等癥,屬陰虛。因陰虛化燥生熱,入睡時衛陽入里,不能固密肌衰,虛熱蒸津外泄,故睡眠時汗出較多;醒后衛氣復出于衰,肌表固密,故醒則汗止。
③大汗:即汗出量多,津液大泄,臨床上有虛實之分:病人蒸蒸發熱,汗出不已,兼見面赤、口渴飲冷、脈洪大者,屬實熱證。是因表邪入里化熱或風熱內傳,里熱亢盛,蒸津外泄,故壯熱汗出量多。病人冷汗淋漓,兼見面色蒼白、四股厥冷、脈微欲絕者,屬亡陽證。是因陽氣暴脫于外,不能固密津液,津無所依而隨陽氣外泄,故見冷汗淋漓。見于重病、危證病人。
④戰汗:病人先惡寒戰粟,表情痛苦,幾經掙扎,而后汗出者,稱為戰汗。見于傷寒病邪正相爭劇烈之時,是疾病發展的轉折點。戰汗者多屬邪盛正餒,邪伏不去。→旦正氣來復,邪正劇爭,則發戰汗。如汗出后熱退脈緩,則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轉的表現;如汗出后仍身發高熱,脈來急疾,則是邪盛正衰、疾病惡化的表現,故戰汗為疾病好轉或惡化的轉折點。
(3) 局部辨汗:有些病人的出汗異常,僅表現于身體的某些局部,詢問局部的異常出汗情況,亦有助于對疾病的診斷。臨床常見的局部出汗異常情況有以下幾種:
①頭汗:病人僅頭部或頭頸部出汗較多,又稱為"但頭汗出'。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上菇、或病危虛陽上越所致。頭麗多汗,兼見面赤、心煩、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數者:是上焦邪熱循陽經上蒸于頭面所致。若頭面多汗,兼見頭身困童、身熱不揚、院悶、苔黃膩者,是中焦濕熱循陽經上蒸于頭面所致,見于濕溫病。
重危病人額部汗出如油,兼見四肢厥玲,氣喘脈微者,是久病精氣衰竭、陰陽離絕、虛陽上越、津隨陽泄的表現。
②半身汗:病人僅半側身體有汗,或為左側、或為右側、或為下半身,另一側則經常無汗者;屬患側(元汗一側>經結阻閉,氣血運行不周所致??梢娪谥酗L、屢證、截靡等病人。@手足心汗:即病人手足心出汗較多。其原因多與脾胃有關。脾主四肢,手足為諸陽之本。脾胃有病,運化失常,津液旁達于四肢,而手足心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