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飲食多少,可知脾胃的盛衰;問口味好惡,可察臟腑的虛實。
(1)問口渴與飲水:口渴是臨床常見的一個自覺癥狀,飲水是人體內津液的主要來源。
口渴與否、飲水多少,與機體內津液的盈虧、輸布情況和陰陽的盛衰有著密切關系,故詢問病人口渴與飲水的情況,可以了解病人津液的盛衰和輸布障礙,以及病性的寒熱虛實。如《景岳全書·傳忠錄》說:“渴與不渴,可以察里證之寒熱,而虛實之辨亦從以見。”臨床上應根據口渴的特點、飲水的多少和有關兼癥來加以辨證分析。
①口不渴:為津液未傷,見于寒證病人,亦可見于雖非寒證而體內亦無明顯熱邪的病人。
②口渴多飲:即病人口渴明顯,飲水量多。是津液大傷的表現。臨床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口大渴喜冷飲,兼見面赤壯熱,煩躁多汗,脈洪大者:屬實熱證。是里熱亢盛,津液大傷,飲水自救的表現。
大渴引飲,小便量多,兼見能食消瘦者:為消渴病。是腎陰虧虛所致。因腎主水液、主二便、司開合,腎陰虧虛則腎陽亢盛,故開多合少,小便量多,津液耗傷,故大渴引飲。大汗后,或劇烈吐下后,或大量利尿后,出現口渴多飲:是因汗、吐、下、利后,耗傷津液所致。
③渴不多飲:即病人雖有口干或口渴感覺,但又不想喝水或飲水不多。是輕度傷津液或津液輸布障礙的表現??梢娪陉幪?、濕熱、痰飲、淤血等證。
口干但不欲飲兼見潮熱、盜汗、觀紅等癥:屬陰虛證。因陰虛津液不足,不能上承于口,則口干;體內無實熱耗津,故不欲飲。
口渴飲水不多,兼見頭身困重,身熱不揚,脘悶苔膩者:屬濕熱證。因濕熱內困,津液氣化障礙,不能上承于口,則口渴;因內有濕邪,則不能多飲。
病人渴喜熱飲,但飲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兼見頭暈目眩,胃腸有振水音者屬痰飲內停。因痰飲為陰邪,內停傷陽,津液不能化氣上承則口渴喜熱飲,為津液輸布障礙而非津液不足,故渴不多飲;飲停于胃,胃失和降,故水入即吐??诟?,但欲嗽水而不欲咽,兼見舌質隱青或有青紫色瘀斑,脈澀者:屬內有瘀血, 因瘀血內阻,氣化不利,津液不能化氣上承則口干;亦屬津液輸布障礙,并非津液真正虧乏,故不欲咽。
(2) 問食欲與食量:《靈樞·海論篇》說:“胃者水谷之海。”胃主收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轉輸水谷精微,兩者為后天之本。人的飲食情況與脾胃功能的正常與否夫系非常密切。
又人以胃氣為本,胃氣的有無直接關系到疾病的輕重和轉歸。所以,詢問病人的食欲和食量情況,可以了解脾胃功能的強弱、判斷疾病的輕重和估計預后的好壞。詢問病人的食欲和食量情況,要結合有關兼癥加以辨證分析。
①食欲減退:又稱為“納呆”或“納少”,即病人不思進食或甚則厭食。臨床常見者有以下四種:
食少納呆,兼見消瘦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脈虛者:屬脾胃氣虛。是因脾胃腐熟運化功能低下所致,可見于久病虛證和素體氣虛的病人。
脘悶納呆,兼見頭身困重,便溏苔膩者:屬濕邪困脾。因脾喜燥而惡濕,濕邪困脾,脾失運化,則脘悶納少腹脹。如長夏感受暑濕之邪多見此證。
納少厭油食,兼見黃疸脅痛,身熱不揚者:屬肝膽濕熱。因濕熱蘊結,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脾失運化,而致納少。
厭食,兼見噯氣酸腐,脘腹脹痛,舌苔厚腐者:屬食滯內停。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致使脾胃腐熟運化功能失常,故納呆厭食。如《丹溪心法》說“傷食必惡食。”《訂補明醫指掌》說:“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
此外,如已婚婦女停經,厭食嘔吐,脈滑數沖和者,為妊娠惡阻。是因妊娠沖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不嚴重者屬生理現象,不須治療。
②多食易饑:即病人食欲過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饑餓,進食量多,身體反見消瘦,臨床常見者有以下兩種:
多食易饑,兼見口渴心煩、舌紅苔黃、口臭便秘者:屬胃火亢盛,腐熟太過,代謝亢進,故多食易饑。
多食易饑,兼見大便溏瀉者:屬胃強脾弱。因胃腐熟功能過亢,故多食易饑;脾運化功能減弱,故大便溏泄。
?饑不欲食:即病人有饑餓感,但不想進食或進食不多??梢娪谖戈幉蛔愕牟∪?。癥見饑不欲食,胃中有嘈雜、灼熱感,舌紅少苔,脈細數。是因胃陰不足,虛火內擾所致。
④偏嗜食物:即病人嗜食某種食物或異物。臨床常見的有以下兩種:
小兒嗜食生米、泥土,兼見消瘦、腹脹腹痛,臍周有包塊按之可移者:屬蟲積。因飲食不潔,腹內生蟲,影響脾失運化,機體失養所致。
已婚婦女,嗜酸,停經、惡心、脈滑數沖和者:為妊娠,屬生理現象,不為病態。此外, 詢問病人在疾病過程中食欲和食量的變化,亦可以了解疾病的轉歸:一般而言,病人食欲好轉、食量漸增者,表示胃氣漸復,預后較好。病人食欲減退,食量漸減者,表示胃氣衰退,預后較差。若久病,重病本不能食,而突然暴食,是脾胃之氣將絕之象,稱為“除中”,屬病危。如成無己《注解傷寒論》說:“除,去也;中,胃氣也。言邪氣太甚,除去胃氣,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勝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胃氣已絕,故云必死。”(3)問口味:口味,即病人口中的異常味覺。因脾開竅于口,其他臟腑之氣亦可循經脈上至于口,口中的異常味覺,常是脾胃功能失?;蚱渌K腑病變的反映,故詢問病人口味的異常變化,亦可診察內在臟腑的疾病。
?口淡乏味:屬脾胃氣虛。因脾胃腐熟運化功能低下,病人食少納呆,故感口淡乏味。
?口甜或粘膩:屬脾胃濕熱。因甜味入脾,濕熱蘊結脾胃,濁氣上泛于口,故感口甜或粘膩。
③口中泛酸:屬肝胃蘊熱。因酸味入肝,肝熱之氣上蒸于口,則口中泛酸。
④口中酸餿:屬傷食。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食停胃中不化,胃中濁氣上泛.故感口中酸餿。
⑤口苦:屬熱證??梢娪诨鹦盀椴『湍憻嶂C。因苦味入心,心屬火,又膽液味苦,故火邪炎上或膽氣上泛,皆可使口中味苦。
⑥口咸:多屬shen病及寒證。因咸味入shen,shen主水,shen病及寒水上泛皆可使口中味咸。
此外,由于不同地域,生活習慣不同,病人可有飲食嗜味之異;不同臟腑的疾病也可產生不同的飲食嗜味,如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脾病嗜甜、肺病嗜辛、shen病嗜咸等,可作臨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