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象診斷系統-將老中醫帶回家
更新時間:2019-04-11 點擊次數:6506次
中醫脈象診斷系統-將老中醫帶回家
我們中醫,診斷方法不象西醫那么豐富多彩。相對于西醫器械檢查、化驗的日新月異來說,幾千年來,中醫診斷,依然還是“望、聞、問、切”四診法而已。而在這四診法之中,尤其以“切診”、也就是通常說的“看脈”是復雜深奧。
對于脈診而言,沒有便捷速成的方法,任何“幾分鐘讓你掌握看脈”的說法,是無稽之談。但是,沒有速成捷徑,也不代表沒有歸納總結的方法。在我看來,脈象之所以讓新手望而卻步,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太過抽象,二是過于繁雜。
脈象,顧名思義,只是一種“象”,也就是一種“只可意味不可言傳”的感覺。怎么把這種抽象的感覺總結為自己的認知,這就是脈診的熟練過程。脈象的繁雜,也就是說名目繁多,二十七種脈象,千古以來,有幾人全部熟練掌握?
中醫脈象診斷不僅將所有的脈象都收入了電腦,同時還采用了“互聯網+”理念與技術。
中醫脈象診斷系統采集的患者信息可在醫院內聯網共享,中西醫之間亦可互相參照。同時為更好地推廣普及中醫脈象診斷系統,同時開發出了手機端APP應用,通過手機攝像頭、麥克風、線上問答以及配套的“脈象腕帶”,使個人在家中就可便捷地實現初步的“望聞問切”四診,相關信息上傳至云端進行專家庫自動分析處理并把結果實施實時反饋給客戶端。更重要的是,通過手機端信息的采集形成的個人健康數據庫,將為患者進行專業治療時提供關鍵信息。
中醫脈象診斷系統大的優勢在于脈象診斷的客觀、規范、量化,避免了診脈過程中人為的感覺差異。比如說病人發燒,有經驗的人用手一摸額頭就知道是否發燒,專業醫生可能還能摸出大致有多少度,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體溫計。人的手總是有誤差的,但傳感器探頭比手指要敏感得多,而且機器運行速度快,適合基層中醫院使用,可以解決基層醫院中醫門診量大、患者病情復雜的治療需要。